發佈時間 | | 2024-08-21 22:28:42 |
演講的架構如何設計,才能讓演講的主旨與目的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現?什麼是好的架構?什麼是壞的架構?這支影片,將給大家一個明確易懂的判準,並將以美國總統候選人重要關鍵演講為案例,分析其中的精髓與思維邏輯。
在上一篇文章中,我們說明了演講必需要有一個核心目標:要有改變聽眾的意圖與決心。
沒有要改變聽眾,就無所謂演講。
當我們明確地有一個要改變聽眾的意圖與需求時,下一步,我們就要安排一篇文字,承載我們的意念與見解,依序逐漸展現在聽眾的面前。當這個展現的過程是很有序、有邏輯、環環相扣的時候,聽眾容易聽懂,願意聽下去,也有更大可能被說服、容易接受我們要傳達的提議。這樣的講稿,必是在撰寫時具有清晰的架構。
反之,如果這個展現過程是雜亂、跳躍、一段話與一段話之間缺乏承續與關連,聽眾往往會失去耐心,無法專注,也更難被說服。這樣的講稿,必定是在撰寫時架構就是混亂的。
有人就會問囉:到底演講架構該怎麼寫?有公式嗎?
很遺憾,沒有。如果要把所有原則或技巧都說完,它的複雜度,也不是一支影片可以完整介紹的。
這支影片,十分鐘左右的時間,要和大家介紹關於優良演講架構最重要的判準:
一個良好的架構,必定可以連貫成一段非常合理的話。
再說一次:一個良好的架構,必定每一段都支持全文主旨,並且整體而言可以連貫成一段非常合理的話。
什麼意思?這樣空講不好懂,我們來找個案例。
讓我們以美國總統候選人 Pamala Harris 於 8/6 對外公佈、介紹他的副手人選:Tim Walz 的時候的那篇演講當作例子。
美國是全世界民主傳統最悠久的國家,它所有的運作,都有賴互相說服與溝通、達成共識。這也是為什麼,美國至今有最深厚的演講傳統,其公眾人物在演講上的技巧與涵養,在全世界可謂頂先群倫。
而美國總統選舉,是美國最高權力的競爭,甚至可以說是地表最高權力的競爭。在這個競技場上,演講是最重要的武器,當然也就是全美國最優秀的講稿撰寫者發揮的舞台。從美國總統候選人的演講稿,我們可以看到在最優良的演講稿撰寫方式 --- 這裡說的優良,都是在實踐中、實戰中,不斷檢視與優化後的經驗總結。
Pamala Harris 8/6 的演講,總長大約 2100 左右的英文字。用一般的語速頌讀,大約 10 分鐘不到,就足以讀完了 -- 實際上 Harris 講了 33 分鐘,前後中間不斷因為聽眾的歡呼聲中斷。這也顯示這次演講是多麼成功。
這篇演講的細節,未來有機會再和大家分析。我們這次專注於它的架構。
這則演講可以分成五大段:
可別以為開場白不重要、很水。
開場白有很大的作用 -- 它的作用是要建立講者和聽眾的關係。
如果我們根本是陌生人,或不熟,為什麼你要聽我說話?
Harris 透過描述與賓州州長的合作與友誼,透過肯定賓州在地的政治人物,帶給聽眾這樣的認知:Harris 很熟悉賓州,很關切賓洲。我們熟悉的在地政治人物,都是她的好友與緊密的政治盟友。她一定會在意我們的利益、重視我們的訴求。
用最簡單的話總結,這一段要建立:「我們是一國的,你可以相信我」
演講開場白這部分其實有很多可以分析的,我們下次專做一集講開場白吧!有興趣的朋友,請在下面留言「開場白」。
在這一大段,Harris 簡述她的重要政策,例如槍支管理、醫療保健…,因為我們並不是政論節目,所以不細說。
我們只需注意,這大段之中,Harris 在陳述政策的時候,不斷得到群眾的歡呼,這是在確立一個結論:「我所提出的方案,是我們共同希望的未來。」
這一段對 Tim Walz 的描述,看似信手捻來,但其實每一個細節,每一個信息點,都有意圖與功能。
Harris 強調 Walz 中產家庭出身、當教師的背景,都在強調:他和所有人一樣,他是所有一般平民之一。
Harris 強調 Walz 在國民衛隊服務多年,擔任軍官,得到榮銜與獎章,而他在業餘擔任教練、在學校支持弱勢學生等等事蹟,都表明他熱心於服務公眾。
Harris 接著數點 Walz 作為明尼蘇達州州長的政績,如推行帶薪假、免費學校餐點等,都引發聽眾的歡呼與共鳴。
在這大段,Harris 要確立的結論是:「我們共同的願望,Tim Walz 可以幫助我們實現」
在第四大段中,Harris 批判川普陣營限縮醫療保健、生育自由的政策,也批評他們的核心價值觀。
這段中,她指出的重點是「川普所要為美國人帶來的,是我們不願回到的過去。」
藉此映襯出 Harris-Walz 陣營,可以將美國帶向更好的未來 -- 他們有對的政策,而且他們是對的人。
她不斷說:we are not going back,而這也受到群眾的熱烈回應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這篇文章中,其實 Harris 並沒有對川普陣營政策與作為有太多的描述。主要是聽眾其實都很熟悉。她直接進入雙方的對比。
演講的結尾,邀請聽眾將認同與支持轉換成行動,可謂標準的作法。Harris 這場演講也不例外。
她邀請聽眾:「我們共同的心願,我們一起奮鬥!」
從她邀請時聽眾的熱情回應,可以折射出這次演講的成功。
讓我們來做個整理,我們首先會發現,五大段每一段的主旨各別分開來看,都是能支持與演講的主旨:
「我們是一國的,你可以相信我」
「我所提出的方案,是我們共同希望的未來。」
「我們共同的願望,Tim Walz 可以幫助我們實現」
「川普所要為美國人帶來的,是我們不願回到的過去。」
「我們共同的心願,我們一起奮鬥!」
您是否也有感覺,這整篇文章的要點,連起來讀,可以連成一個邏輯通順、相互銜接的完整段落?這不是特例,而是每一篇優秀演講的大綱都有這個特性。而這個特性,也是我們規劃架構,檢視架構合理性的重要指標。
其實關於演講稿的大綱,還有非常多可以探討的學問。單是這篇演講稿,就有很多可以分析。若各位很有興趣,歡迎在下方留言,讓我們知道你特別想知道的主題。
追蹤【真識】: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@Gen-See-Symposium-zh
https://x.com/xiychng65692724
https://www.threads.net/@gen_see_symposium
https://gen-see.com/
photo credit: Andrew Harnik/Getty Images
Category | | 全部文章 |
成功演講的最核心要素,沒有這個,根本不是演講 |
【名畫深刻賞析 ⓵ 】愜意風景中,所有人都是「僵屍」?乍看的柔和色彩背後,畫家尖刻指出人們內心的空洞貧乏。這則批判,至今適用?︱藝術賞析︱文明病︱現代化︱追求幸福與快樂︱印象派︱秀拉︱大傑特島 |